4008-888-888

新闻

城市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就是产业的竞争。
而产业的竞争,
则是看产业链是否完善。
只有产业链强,
制造业才是真的强。
△李显才 摄
目前肇庆具备完整产业链条件的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司新闻 >

“十项行动”深调研丨打造“强链”产业,肇庆有“妙招”!

发表时间:2023-08-15

文章来源:admin

浏览次数:

城市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就是产业的竞争。
而产业的竞争,
则是看产业链是否完善。
只有产业链强,
制造业才是真的强。
△李显才 摄
目前肇庆具备完整产业链条件的是
新能源汽车行业,
宁德时代和小鹏汽车是肇庆的产业名片,
利用两家企业的龙头效应
实现产业链“强链”是肇庆的愿望和抓手。
△小鹏汽车肇庆基地。王振宇 摄
近年来,肇庆主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入手。
在存量上,
推动本地汽配产业向小鹏汽车靠拢,
在增量上,
大力招引整车、整机、
上下游配套项目等。
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截至7月底,肇庆共有规上汽配企业89家,其中约30家相继入选小鹏汽车的一、二级供应商,比例约为1/3。肇庆希望在电机、电控、电池三个关键零部件方面进行突破,经过近年积极尝试,在电池“建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除了宁德时代投产,本地还有理士电池、金晟新能源等终端或配套项目,近三年陆续有宁德时代的配套项目签约落户。
电池产业的“建链”和“延链”
不仅做大了新能源汽车的蛋糕,
而且为肇庆发展新型储能制造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肇庆目前的产业链集群效应还未有彰显。
市工信局在今年进行了一次产业链调研,报告指出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尚不健全、本地配套率还偏低;部分汽配企业转型相对困难,难以向具有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
那么,面对肇庆“强链”问题,
龙头的带动力怎么发挥?
肇庆特色如何打造?
产业机会在哪里?
产业链能不能“链”出能量,
取决于“木桶理论”中的那块短板
——本地配套。
如何带动本地强链?
肇庆的两家龙头企业各有风格。
小鹏汽车是肇庆汽配产业
顺利转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要助力。
从小鹏汽车落地肇庆开始,
通过市场合作、招商引资和政府推动,
我市的供应商队伍随之增多,
小鹏的订单让相关企业
打开了新能源汽车的大门,
顺利进入企业品牌,
做大了市场份额。
△临时中转场内即将交付到用户手中的小鹏汽车。王振宇 摄
小鹏汽车CEO、董事长何小鹏
是肇庆市工商联主席,
他曾强调,
小鹏汽车将与肇庆一道
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
共同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助力广东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小鹏汽车项目。王振宇 摄
2022年,
小鹏汽车所在的肇庆高新区
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链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
并相继搭建多个平台。
不少本地企业表示
正在和小鹏汽车进行项目联合攻关,
今年3月,
我市举行了一场产业对接会,
进一步推动整车和配件商之间的合作。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
小鹏汽车对质量要求很高,必须达到他们的标准才可能入围名单,小鹏让本地的优质配件商找到了入门的通道,而且通过“见贤思齐”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过一部分配套商还需要时间才能迈过那道门槛。
△小鹏汽车生产车间。王振宇 摄
此外,宁德时代也强调“强强联合”,
但和伙伴式合作不一样,
宁德时代主要通过投资产业链企业,
增强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引领性。
譬如锂资源对电池产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高度依赖南美洲、澳洲等地区。宁德时代便通过下属子公司湖南邦普(锂电回收企业)在国内建设超220个网点回收废旧电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原材料的安全供应。其回收量稳居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邦普的回收链条还向国外延伸。
△宁德时代肇庆项目。王振宇 摄
同时,
宁德时代已先后投资
新能源整车、隔膜等,
有媒体评价,
宁德时代已初步构建了一个
相对安全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肇庆生产基地是宁德时代
在大湾区的第一个生产基地,
备受社会关注。
△宁德时代肇庆项目。王振宇 摄
去年年底,省工信厅在肇庆举办“大手拉小手”暨战略性产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有外地企业代表慕名而来,带着产品希望向宁德时代自荐。
据了解,
宁德时代在肇庆的投资保持其一贯特色,
即参股在某个细分领域
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企业,
提高其供应链的安全性。
也有本地企业通过市场渠道,
相继成为其二级供应商,
相关企业无论在技术或者
市场方面都是行业的优胜者。
△宁德时代科技大楼。
“作为配件商,单独创新的风险很大。”
爱晟技术总监刘传东认为
小鹏的协同创新方式比较适合肇庆的实际。
爱晟的温敏芯片应用在光通讯、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
一直和下游联合进行实验。
爱晟技术总监刘传东
配件的任务是促进整机的效率,需要荷载在整机上进行测试,相关的测试数据反哺生产线,引导技术的进步。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对于配件商企业来说成本高、效率低。根据肇庆的实际,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或是今后的新型储能行业,最好还是由龙头企业带头,联合产业链企业就热点产品进行攻关。
△图源肇庆高新发布
谈及市工信局调研报告提出的
“部分汽配企业转型相对困难,
难以向具有未来发展方向的
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的问题。
高要区一位汽配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
这个情况很实际,
他经营的公司经过大力创新,
取得了省内某集成装备的订单,
是同行眼中成功转型的代表。
△王振宇 摄
而这位负责人不认为自身经验
可以大范围复制,
他冷静分析,
本地配件产业整体规模不大,
竞争力不强,如果没有“带头人”引路,
要实现自然转型很难。
高要区一位汽配企业主要负责人
带头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或者资源溢出,让跟随的企业少走弯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下子就把目光聚焦在整机、整车的终端龙头,反而容易走进迷局。”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禤志宏直言。
他认为在谈论围绕龙头“强链补链”的时候,
应根据本地产业特色,
定位、培育、壮大细分环节的龙头,
未尝不是一种有的放矢。
△重庆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生产车间。王振宇 摄
实际上,
广东省正希望在全省不同地市
打造不同关键零部件的集聚区。
以一个关键配件为中心,
在不同区域形成一个集群发展的大产业。
按照全省规划,
肇庆入选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
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
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的重点城市。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高要区的压铸行业
是体现这一观点的鲜活例子。
高要区是中国压铸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拥有广东鸿图、鸿泰科技、
力源科技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
100多家压铸产业链企业星罗棋布,
涵盖铝合金压铸溶解、铝液配送、
压铸模具设计制造等压铸全工序链条,
还吸引了模具制造、数控设备等
相关配套产业集聚。
△广东嘉利车灯生产车间一瞥。陈彦成 摄
新能源汽车对一体化和轻量化的需求
让高要区压铸行业嗅到了做大蛋糕的先机。
在保持原有汽车、通讯、
建筑小五金等铸件产品的基础上,
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的产品增量逐年上升。
△ 图源 高要发布
近四年,
高要区压铸行业开发了一汽丰田、宝马汽车、
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
广汽埃安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
重量级客户50余家,
研发新产品1000多款,已量产900多款,
新增销售收入超过28亿元。
其中,广东鸿图的龙头带动作用惹人瞩目。广东鸿图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推动压铸行业和地方产业的发展为己任,先后担任了多个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社会团体职务,牵头组织高要区内同行交流互学互鉴已是常态。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广东鸿图积极探索汽车行业以铝代钢节能减排,譬如与深圳力劲科技共同研发全球最大12000T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并正式量产投产、由其主导修订的《铝合金压铸件》国家标准(GB/T15224-2023)近期正式获批准发布,彰显其“引领潮流”的身姿。目前,已数十家压铸企业与位于高要区金利镇汽配园区的广东鸿图科技园签订入园意向书。
肇庆在其他方向积极尝试“补链、强链”。
如利用高要区、四会市的基础优势,
对精细化工产业园进行扩园。
△广东鸿图科技园。廖文奕 摄
电化学储能是新型储能技术的主流,
电化学储能器件中采用了金属、
无机非金属、有机物、聚合物等多种材料,
涉及到材料化学、固体化学等化工领域。
换句话说,
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专业化工园区支撑。
△图源 人民日报评论
从高要、四会两地了解到,
两地政府十分重视化工园区的前期工作,
频繁走访调研做好各项前期准备。
其中高要区金利镇的精细化工园区起步早,
目前园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能够保障园内企业的日常用电需求。
园区内已建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能力为1500m³/d,
让企业可以“拎包入住”。
△肇庆高要金利。图源 高要发布
但一些应抓住的机会却“溜了”。
在近年落户的某大型企业中可以看到,
该项目建设顺利,短短两年间,
生产基地已经进入了满负荷生产的状态,
一台台价值不菲的机器正发往全国,
产值十分可观。
该项目在进入肇庆前一直在外地租赁厂房,和同一工业园区的配套项目形成了链条,是一个规模中等的“链主”,因此整体搬迁至肇庆时,一批上下游同时随迁。
企业负责人
目前来的配套商应该不到10家,有意向的应该有20家左右,机械加工为主。但这些企业都没有到主机厂所在的区域,而是分布在外市。
△李显才 摄
作为对比,
山区县(市区)都擅长“抓链主”这一招。
在之前的采访中发现,
怀集、德庆等山区县的招商
都体现“小链条”的趋势,
即一个主机厂带动数个小配套商共同落地。
某地方投促部门负责人
“小链条”整体搬迁不仅利于推进招商工作,而且“隔墙响应”将便利企业今后的生产,做大了本地的产业蛋糕。我们现在都往这个方向抓。
“制造业需要规模效应。”
风华锂电副总经理廖钦林认为,
宁德时代到肇庆后的确带来产业生态的改变,
过去上游项目很少到肇庆沟通交流,
这两年明显频繁起来,
促进了要素流动和各项成本的降低。
他认为肇庆要做大产业
就应该沿着产业链的道路走下去,
最好要在某个细分环节上成行成市。
在风华锂电的展厅里,
展示着不同型号的储能电池,
这些小型的电池一般在2度以内,
供应露营用的户外电源、应急灯、
家用洗地机、电钻等。
“我们将先从小储能出发。”
廖钦林谈及公司的发展思路,
他表示以工商业应用为代表的
“大储能”投资高,
尚需要时间才能形成真正的规模,
如果现阶段进入,
一般规模的企业将承受较大的风险。
风华锂电将“先小后大”,他表示“小储能”其实是一个十分有为的市场,目前行业内不乏动力电池、3C电池的企业往“小储能”上转,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他预计风华锂电将凭借“小储能”在3年内增加至15亿元产值,之后再向工商业的“大储能”进发。他表示储能电池是“配件”,今年以来公司正忙于和不同的设备商开发相应的产品。
风华锂电副总经理廖钦林
我们也想了解肇庆有没有类似的设备制造商可以合作。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表示,
肇庆如果要发展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业,
应从企业真正需要的地方出发,
相比奖励政策,
企业其实更希望政府可以一起“找市场”。
他同样认为新型储能约在2025年进入爆发期,但须正视,有应用才有需求,建议地方政府探索除了工商业应用,是否还有其他的场景应用,先在本地培育起一定规模的市场,通过拓展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支持存量企业,吸引增量企业。
目前理士正“大小”两手准备,
在其实验室,
摆放着家庭储能不同型号的产品,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理士将代工日本、德国等
不同细分市场的储能电池。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中国电池企业的实力现在已经超过很多国家了。”
他认为电池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向
新型储能集成装备、储能电站的方向升级,
但前提是市场规模支撑。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
首先要解决市场的问题,市场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最根本力量。
在本次调研中,
不止一家企业表示肇庆应重视
电池回收的布局和规范化管理。
诚如前面所言,
电池回收是保障电池原材料稳定
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预计,
2025年全球市场锂离子电池回收量
将达到64万吨,
意味着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做退役锂电综合回收利用的企业,通过对退役锂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退役锂电池的循环利用,打造锂电池的产业闭环,不仅上榜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白名单),还是国家“小巨人”。
△ 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杨乐祺 摄
金晟董秘徐友斌
无论从市场前景、解决资源卡脖子问题,还是实现双碳目标等角度来说,肇庆都应加强重视废旧电池回收环节。

相关案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