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服务咨询
多地布局“未来产业” 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表时间:2024-06-08
文章来源:admin
浏览次数:
日前,工信部新设“未来产业处”之事,一举引发各界关于未来产业热议。如今,全国各地加速未来产业布局方兴未艾,抢占未来产业赛道先机成为共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这个词,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报告、规划文件里。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都纷纷出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未来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其发展将推动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而且,未来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设立“未来产业处”
日前,工信部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高新技术司增设了新机构“未来产业处”,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举发文解读称,设置了“未来产业处”,意味着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落地和壮大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表示,工信部高新技术司新设“未来产业处”一事释放了中央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信号。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各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处”隶属于高新技术司,2023年9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工信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高新技术司正式从科技部转隶工信部。
根据工信部公示信息,高新技术司下设6个处室,其机构职责包括组织拟订相关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组织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无论是高新技术司的机构划转,还是新增设“未来产业处”,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未来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事实上,关于未来产业还有一份纲领性文件,2024年1月18日,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文,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被视为未来产业发展蓝图。
《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定义和内涵,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因此,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
按照《实施意见》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关于未来产业的的定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前瞻性,五大特性引人深思。
“未来产业是指那些具有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的特点。”柏文喜表示,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王鹏表示,未来产业是指基于新兴技术,具有颠覆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产业,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未来产业是要求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而且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并快速扩大市场规模的产业。
面临机遇和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继续升级,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成为国际竞争、国内发展的共同需要。
《实施意见》提到,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而且,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量子科学、6G网络设备、量子计算机等产业被列为其中的标志性产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9.6%,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9%。
在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未来产业的信号指引下,未来产业加速布局,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我国未来产业的探索和发展已在路上,从上述数据表现,也可窥得一二。
对此,王鹏表示,目前我国布局未来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首先,科技创新的推动,促使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未来产业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消费升级,例如,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健康等领域,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布局未来产业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虽然前沿技术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但这些技术往往处于探索阶段,其成熟度和稳定性有待验证。这增加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在未来产业的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如供应链不完备、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和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
与之相同的是,柏文喜也表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他建议,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把握机遇,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未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布局“未来产业”
自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持续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号。各地方迅速响应,多个省市和重点城市都有跟进出台规划文件,全面布局“未来”。
2023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到2035年,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202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制造业焕新跨越行动,大力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合成生物、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
近年来,西安市也积极响应,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西安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谋划发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类脑智能、深海深空、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2024年西安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提出要在未来产业上突出“敢”,大胆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日前,西安高新区发布《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六大领域。实施建设未来产业承载空间、加快未来产业主体培育等“六大任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记者梳理发现,从中央至地方,犹如春风拂过,如今未来产业已经遍地萌芽。不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制定了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杭州、合肥、成都、西安等城市也紧跟其后,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规划出台与产业发展之间,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环,那即是落地执行,各地方又该如何确保未来产业落地壮大?
王鹏建议,各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整合地方资源,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
柏文喜认为,各地方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确保未来产业规划切实落地。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这个词,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报告、规划文件里。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都纷纷出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未来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其发展将推动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而且,未来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设立“未来产业处”
日前,工信部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高新技术司增设了新机构“未来产业处”,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举发文解读称,设置了“未来产业处”,意味着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落地和壮大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表示,工信部高新技术司新设“未来产业处”一事释放了中央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信号。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各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处”隶属于高新技术司,2023年9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工信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高新技术司正式从科技部转隶工信部。
根据工信部公示信息,高新技术司下设6个处室,其机构职责包括组织拟订相关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组织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无论是高新技术司的机构划转,还是新增设“未来产业处”,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未来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事实上,关于未来产业还有一份纲领性文件,2024年1月18日,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文,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被视为未来产业发展蓝图。
《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定义和内涵,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因此,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
按照《实施意见》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关于未来产业的的定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前瞻性,五大特性引人深思。
“未来产业是指那些具有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的特点。”柏文喜表示,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王鹏表示,未来产业是指基于新兴技术,具有颠覆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产业,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未来产业是要求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而且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并快速扩大市场规模的产业。
面临机遇和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继续升级,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成为国际竞争、国内发展的共同需要。
《实施意见》提到,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而且,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量子科学、6G网络设备、量子计算机等产业被列为其中的标志性产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9.6%,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9%。
在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未来产业的信号指引下,未来产业加速布局,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我国未来产业的探索和发展已在路上,从上述数据表现,也可窥得一二。
对此,王鹏表示,目前我国布局未来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首先,科技创新的推动,促使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未来产业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消费升级,例如,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健康等领域,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布局未来产业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虽然前沿技术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但这些技术往往处于探索阶段,其成熟度和稳定性有待验证。这增加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在未来产业的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如供应链不完备、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和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
与之相同的是,柏文喜也表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他建议,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把握机遇,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未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布局“未来产业”
自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持续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号。各地方迅速响应,多个省市和重点城市都有跟进出台规划文件,全面布局“未来”。
2023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到2035年,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202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制造业焕新跨越行动,大力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合成生物、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
近年来,西安市也积极响应,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西安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谋划发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类脑智能、深海深空、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2024年西安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提出要在未来产业上突出“敢”,大胆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日前,西安高新区发布《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六大领域。实施建设未来产业承载空间、加快未来产业主体培育等“六大任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记者梳理发现,从中央至地方,犹如春风拂过,如今未来产业已经遍地萌芽。不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制定了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杭州、合肥、成都、西安等城市也紧跟其后,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规划出台与产业发展之间,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环,那即是落地执行,各地方又该如何确保未来产业落地壮大?
王鹏建议,各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整合地方资源,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
柏文喜认为,各地方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确保未来产业规划切实落地。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